返回目录

正文

第2课 绘图辅助工具

中文版AutoCAD 2018入门教程 作者:邱雅莉 著


第2课 绘图辅助工具

前面学习了AutoCAD的基础知识,本课将学习绘图辅助工具的应用。在使用AutoCAD进行绘图的过程中,结合绘图辅助工具,可以提高绘图的工作效率。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对象捕捉功能快速捕捉到需要的特殊点,或对局部图形进行放大,以便对图形细节进行修改、编辑等。

学习要点

» 视图显示控制       » 图形显示设置

» 绘图辅助功能设置     » 图层管理

» 图形特性设置

2.1 视图显示控制

在AutoCAD中,用户可以对视图进行缩放和平移操作,还可以进行全屏显示视图、重画与重生成图形等操作。

2.1.1 缩放视图

命令:缩放

作用:对视图进行缩放控制

快捷命令:Z

执行“视图>缩放”菜单命令下的子命令或者输入“ZOOM”命令并确认,可以对视图进行放大或缩小,以改变图形的显示大小,方便用户对图形进行观察。例如,对图2-1所示的视图进行放大,得到的效果如图2-2所示。

图2-1

图2-2

输入“ZOOM”(Z)命令后按空格键执行缩放视图命令,系统将提示“[全部(A)/中心(C)/动态(D)/范围(E)/上一个(P)/比例(S)/窗口(W)/对象(O)]<实时>:”的信息,只需在该提示后输入相应的字母并按空格键,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

在视图缩放的操作过程中,AutoCAD中提供了以下几种视图缩放方式。

全部(A):输入“A”后按空格键,将在视图中显示整个文件中的所有图形。

中心(C):输入“C”后按空格键,然后在图形中单击鼠标指定一个基点,再输入一个缩放比例或高度值来显示一个新视图,基点将作为缩放的中心点。

动态(D):就是用一个可以调整大小的矩形框去框选要放大的图形。

范围(E):以最大化的方式显示整个文件中的所有图形,与“全部(A)”的功能相同。

上一个(P):执行该命令后可以直接返回到上一次缩放的状态。

比例(S):输入一定的比例来缩放视图。输入的数值大于1即可放大视图,小于1并大于0时将缩小视图。

窗口(W):通过在屏幕上拾取两个角点来确定一个矩形窗口,然后,将该矩形框内的全部图形放大至充满整个屏幕。

对象(O):输入“O”后按空格键,然后选择要显示的对象并确认,将在视图中最大化显示该对象。

实时: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将变为放大镜形状,按住鼠标的左键,推拉鼠标即可放大或缩小视图。

2.1.2 平移视图

命令:平移

作用:对视图进行平移控制

快捷命令:P

平移视图是指对视图中显示的图形进行相应移动,移动后只是改变图形在视图中的位置,而不会发生大小的变化,图2-3所示是平移图形前的显示效果,图2-4所示是平移图形后的显示效果。

图2-3

图2-4

平移视图的常用方法有如下两种。

第1种:选择“视图>平移”菜单命令下的子命令。

第2种:输入“PAN”(P)后按空格键执行“平移视图”命令,光标将变为状态,按住鼠标左键在屏幕上拖曳,即可对视图进行平移。

2.1.3 全屏显示视图

执行“视图>全屏显示”菜单命令或输入“CLEANSCREENON”(全屏显示)命令,屏幕上将隐藏功能区和可固定窗口(命令行除外),仅显示标题栏、菜单栏、绘图区、状态栏和命令行,如图2-5所示。

全屏显示视图可以最大化显示绘图区中的图形。因此,在将图形输出为BMP位图时,全屏显示视图可以提高位图中图形的清晰度。

图2-5

▊提示

在全屏显示视图时,可以使用CLEANSCREENOFF命令恢复为非全屏显示视图。另外,也可以通过Ctrl+0组合键在全屏显示和非全屏显示之间切换。

2.1.4 重画图形

图形中某一图层被打开或关闭或者栅格被关闭后,系统会自动对图形进行刷新并重新显示,栅格的密度会影响刷新的速度。使用REDRAW(重画)命令可以重新显示当前视窗中的图形,消除残留的标记点痕迹,使图形变得清晰,而REDRAWALL命令可对所有视窗中的图形进行重新显示。

执行重画图形的命令有如下两种方法。

第1种:执行“视图>重画”菜单命令。

第2种:输入“REDRAW”或“REDRAWALL”命令并确认。

2.1.5 重生成图形

使用REGEN(重生成)命令能将当前活动视图中所有对象的有关几何数据及几何特性重新计算一次(即重生成)。此外,用OPEN命令打开图形时,系统会自动重生成图形,ZOOM命令的“全部”和“范围”选项也可自动重生成图形。

执行重生成图形的命令有如下两种方法。

第1种:执行“视图>重生成/全部重生成”命令。

第2种:输入“REGEN”或“REGENALL”命令并确认。

▊提示

在图形重生成过程中,用户可用Esc键将操作中断,而使用REGENALL命令可对所有视图中的图形进行重新计算。由于被冻结的图层上的实体不参与计算,因此,为了缩短重生成时间,在复杂的图形中可以将一些图层冻结,再使用REGENALL命令对视图中的图形进行重新计算。

操作练习 查看零件图细节

» 实例位置:实例文件>CH02>操作练习:查看零件图细节.dwg

» 素材位置:素材文件>CH02>素材01.dwg

» 视频名称:查看零件图细节.mp4

» 技术掌握:缩放视图、平移视图

本例是通过平移和缩放操作对零件图中的细节部分进行查看。

01 打开学习资源中的“素材文件>CH02>素材01.dwg”文件,如图2-6所示。

图2-6

02 输入“ZOOM”(Z)命令并确认,单击确定一个角点,移动鼠标框选需要放大显示的图形细节,如图2-7所示。单击确定另一个角点,得到的效果如图2-8所示。

图2-7

图2-8

03 输入“PAN”(P)命令并确认,按住鼠标左键并向右拖曳鼠标,可以将视图向右拖曳,显示左方的图形细节,按空格键确认,完成本例的操作,如图2-9所示。

图2-9

2.2 绘图辅助功能设置

本节将讲解绘图辅助功能的设置,通过合理设置绘图辅助功能,可以快速完成所需图形的绘制。常见的辅助绘图功能包括正交模式、极轴追踪、栅格模式、对象捕捉和对象捕捉追踪等。

2.2.1 设置图形界限

在AutoCAD中与图纸的大小相关的设置就是图形界限,图形界限的大小应设置为与选定的图纸相等。选择“格式>图形界限”菜单命令或者输入“LIMITS”(图形界限)命令并确认,根据命令行的提示,即可对图形界限进行设置。

例如,设置图形界限为420 mm×297 mm的具体操作如下。

命令:LIMITS↙

//在命令行中输入图形界限命令

重新设置模型空间界限:指定左下角点或[开(ON)/关(OFF)]<0.0000,0.0000>:0,0↙

//设置绘图区域左下角坐标

指定右上角点<420.0000,297.0000>:420, 297↙

//输入图纸尺寸并按Enter键

2.2.2 设置图形单位

在使用AutoCAD绘图前应该对图形单位进行设置,用户可以根据具体工作需要设置单位类型和数据精度。AutoCAD默认使用的图形单位是十进制单位,包括毫米、厘米、米和英寸等二十多种单位,可满足不同行业的绘图需要。

执行“格式>单位”菜单命令或输入“UNITS”(UN)并确认,打开“图形单位”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为图形设置长度单位的类型和精度、角度单位的类型和精度等,如图2-10所示。

图2-10

“图形单位”对话框选项介绍

长度:用于设置长度单位的类型和精度。在“类型”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当前长度单位的格式;在“精度”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当前长度单位的精确度。

角度:用于控制角度单位的类型和精度。在“类型”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当前角度单位的格式;在“精度”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当前角度单位的精确度;“顺时针”复选框用于控制角度增量的正负方向。

光源:用于指定光源强度的单位。

“方向”按钮:用于确定基准角度及方向。单击该按钮,将打开“方向控制”对话框,如图2-11所示。在对话框中可以设置基准角度和方向,当选择“其他”选项后,下方的“角度”按钮才可用。

图2-11

2.2.3 正交模式

单击状态栏上的“正交限制光标”按钮,如图2-12所示。或者直接按F8键激活正交模式,状态栏5644h上的“正交限制光标”按钮处于加亮状态。再次按F8键将关闭正交模式,此时“正交限制光标”按钮处于灰色状态。

图2-12

使用正交模式可以将光标限制在水平或竖直方向上,同时也限制在当前的栅格旋转角度内。使用正交模式就如同使用了直尺,使绘制的线条自动处于水平和竖直方向,在绘制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线段时十分有用,如图2-13所示。

图2-13

▊提示

在用AutoCAD绘制水平或竖直线条时,利用正交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绘图速度,如果要绘制非水平、竖直的线条,可以按F8键,关闭正交模式。

2.2.4 捕捉和栅格模式

命令:绘图设置

作用: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

快捷命令:SE

执行“工具>绘图设置”命令,在打开的“草图设置”对话框中选择“捕捉和栅格”选项卡,可以进行捕捉和栅格的设置。其中包括“捕捉间距”“极轴间距”“捕捉类型”“栅格样式”“栅格间距”和“栅格行为”几个区域,如图2-14所示。

图2-14

“捕捉和栅格”选项卡选项介绍

启用捕捉:该选项用于打开或关闭捕捉模式,也可以单击状态栏上的“捕捉模式”/“捕捉到图形栅格”按钮或按F9键来打开或关闭捕捉模式。

启用栅格:该选项用于显示或隐藏栅格,也可以单击状态栏上的“显示图形栅格”按钮或按F7键来显示或隐藏栅格。

捕捉间距:在“捕捉间距”区域可以控制捕捉位置的不可见矩形栅格,以限制光标仅在指定的x轴和y轴间距内移动,其中各选项的含义如下。

捕捉X轴间距:该选项用于指定x轴方向的捕捉间距,输入的间距值必须为正实数。

捕捉Y轴间距:该选项用于指定y轴方向的捕捉间距,输入的间距值必须为正实数。

X轴间距和Y轴间距相等:选中该复选框后,将强制捕捉间距和栅格间距使用同样的x轴间距值和y轴间距值。

极轴间距:在“极轴间距”区域可以控制“PolarSnap”(极轴捕捉)的距离增量。在选定“捕捉类型”区域的“PolarSnap”选项的状态下,可以设置捕捉的距离增量。如果在“极轴距离”文本框中设置值为0,则极轴捕捉距离采用“捕捉x轴间距”的值,“极轴距离”将与极轴追踪或对象捕捉追踪结合使用。

捕捉类型:在“捕捉类型”区域可以设置捕捉样式和捕捉类型,其中各选项的含义如下。

栅格捕捉:该选项用于设置为栅格捕捉类型。

矩形捕捉:选择该选项,可以将捕捉样式设置为标准的“矩形捕捉”样式。当将捕捉类型设置为“栅格捕捉”并且选择“矩形捕捉”样式时,如果要指定点,光标将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对栅格点进行捕捉。

等轴测捕捉:选择该选项,可以将捕捉样式设置为“等轴测捕捉”样式。

PolarSnap:选择该选项,可以将捕捉类型设置为极轴捕捉。

栅格间距:在“栅格间距”区域可以控制栅格的显示,这样有助于形象化显示距离,其中各选项的含义如下。

栅格X轴间距:该选项用于指定x轴方向上的栅格间距,如果设置该值为0,则栅格采用“捕捉X轴间距”的值。

栅格Y轴间距:该选项用于指定y轴方向上的栅格间距。如果设置该值为0,则栅格采用“捕捉Y轴间距”的值。

每条主线之间的栅格数:该选项用于指定主栅格线相对于次栅格线的密度。

栅格行为:在“栅格行为”区域可以控制当使用VSCURRENT命令设置为除二维线框之外的任何视觉样式时,所显示栅格线的外观,其中各选项的含义如下。

自适应栅格:选中该复选框后,在缩小时,将限制栅格密度。

允许以小于栅格间距的间距再拆分:选中该复选框后,在放大时,将生成更多间距更小的栅格线。主栅格线的密度将确定这些栅格线的密度。

显示超出界限的栅格:选中该复选框后,将显示超出LIMITS命令指定的区域的栅格。

遵循动态UCS:选中该复选框后,将更改栅格平面以跟随动态UCS的xy平面。

2.2.5 极轴追踪

使用极轴追踪时需要按照一定的角度增量和极轴距离进行追踪。在“草图设置”对话框中选择“极轴追踪”选项卡,在该选项卡中可以启用和设置极轴追踪,如图2-15所示。

图2-15

“极轴追踪”选项卡各选项介绍

启用极轴追踪:打开或关闭极轴追踪,也可以通过按F10键来打开或关闭极轴追踪。

极轴角设置:设置极轴追踪的对齐角度。

增量角:设置用来显示极轴追踪对齐路径的极轴角增量。可以输入任何角度,也可以从列表中选择90°、45°、30°、22.5°、18°、15°、10°或5°这些常用角度。

附加角:对极轴追踪使用列表中的任何一种附加角度,注意附加角度是绝对的,而非增量。

角度列表:如果选中“附加角”复选框,将列出可用的附加角度。

新建:最多可以添加10个附加极轴追踪对齐角度。

删除:删除选定的附加角度。

对象捕捉追踪设置:设置对象捕捉追踪选项。

仅正交追踪:当对象捕捉追踪打开时,仅显示已获得的对象捕捉点的正交(水平/竖直)对象捕捉追踪路径。

用所有极轴角设置追踪:将极轴追踪设置应用于对象捕捉追踪。使用对象捕捉追踪时,光标将从获取的对象捕捉点起沿极轴对齐路径进行追踪。

极轴角测量:设置测量极轴追踪对齐角度的基准。

绝对:根据当前用户坐标系(UCS)确定极轴追踪对齐角度。

相对上一段:根据上一条绘制的线段确定极轴追踪对齐角度。

极轴追踪是以极轴坐标为基础,显示由指定的极轴角度所定义的临时对齐路径,然后按照指定的距离进行捕捉,如图2-16所示。

图2-16

▊提示

添加分数角度之前,必须将系统变量AUPREC设置为合适的十进制精度,防止不需要的舍入。例如,如果AUPREC的值为0(默认值),则输入的所有分数角度值将舍入为最接近的整数。

2.2.6 对象捕捉

AutoCAD提供了精确的对象捕捉功能,运用该功能可以精确绘制出所需要的图形。可以在“对象捕捉”工具中或在“草图设置”对话框中的“对象捕捉”选项卡中进行精确捕捉设置。

1.“对象捕捉”工具

在状态栏上的“对象捕捉”按钮上单击鼠标右键,将弹出对象捕捉的各个选项,如图2-17所示。

图2-17

“对象捕捉”工具各选项介绍

端点:用于捕捉圆弧、线段、多段线、网格、椭圆弧、射线和多段线各段线的端点,还可以捕捉到延伸边有3D面的端点、迹线的端点和实体填充线的角点等。

中点:用于捕捉圆弧、椭圆弧、线段、多线、多段线线段、面域、实体、样条曲线和参照线的中点。

圆心:用于捕捉圆弧、圆、椭圆、椭圆弧和实体填充线的圆(中)心点。

几何中心:用于捕捉多段线、二维多段线和二维样条曲线的几何中心点。

节点:用于捕捉对象的节点。

象限点:用于捕捉各类圆弧、填充线、圆或椭圆的0°、90°、180°和270°方向上的点。

交点:用于捕捉直线、多段线、圆弧、圆、椭圆弧、椭圆、样条曲线、结构线、射线和多线等任何AutoCAD图形对象之间的平面交点。

范围:以用户已选定的图形对象为基准,显示其延伸线,用户可捕捉此延伸线上的任一个点。

插入:在插入对象时,用于确定插入对象的位置。

垂足:用于捕捉选取的点到选取的对象的垂线与选取的对象的交点,垂足并不一定在选取的对象上。

切点:用于捕捉选取的点到所选圆、圆弧、椭圆或样条曲线的切线与所选圆、圆弧、椭圆或样条曲线相切的点。

最近点:用于捕捉最靠近十字光标的点,此点位于直线、圆、多段线、圆弧、线段、样条曲线、射线、结构线、实体填充线、迹线或3D面对应的边上。

外观交点:用于捕捉两个在三维空间中实际并未相交,但是投影在二维视图中相交的对象的视觉交点,这些对象包括圆、圆弧、椭圆、椭圆弧、直线、多线、多段线、射线、样条曲线和参照线等。

平行:以用户选定的AutoCAD图形对象为基准,当光标与所绘制的前一个点的连线平行于基准时,系统将显示出一条临时的平行线,用户可捕捉到此线上的任意一个点。

对象捕捉设置:选择该命令,可以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

2.“对象捕捉”选项卡

除了可以在“对象捕捉”工具中对捕捉进行设置,还可以在“草图设置”对话框中进行对象捕捉设置。

选择“工具>绘图设置”命令,或者在状态栏上的“对象捕捉”按钮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对象捕捉设置”命令,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选项,进行对象捕捉设置,如图2-18所示。

图2-18

“对象捕捉”选项卡选项介绍

启用对象捕捉:打开或关闭对象捕捉。当对象捕捉打开时,在“对象捕捉模式”下选定的对象捕捉模式处于活动状态。

启用对象捕捉追踪:打开或关闭对象捕捉追踪。使用对象捕捉追踪,在命令中指定点时,光标可以沿基于其他对象捕捉点的对齐路径进行追踪。要使用对象捕捉追踪,必须打开一个或多个对象捕捉模式。

对象捕捉模式:列出可以在执行对象捕捉时打开的对象捕捉模式。

全部选择:打开所有对象捕捉模式。

全部清除:关闭所有对象捕捉模式。

延长线:当光标经过对象的端点时,显示临时延长线,以便用户在延长线上指定点。注意在透视视图中进行操作时,不能沿圆弧或椭圆弧的尺寸界线进行追踪。

启用对象捕捉后,当光标靠近这些被启用的捕捉特殊点时,将自动对其进行捕捉,图2-19所示为启用了圆心捕捉功能的效果。

图2-19

▊提示

设置好对象捕捉功能后,在以后的绘图过程中,直接按F3键,即可进行对象捕捉功能开和关的切换。

2.2.7 对象捕捉追踪

在绘图过程中,使用对象捕捉追踪也可以提高绘图的效率。启用对象捕捉追踪功能后,在命令中指定点时,光标可以沿基于其他对象捕捉点的对齐路径进行追踪。

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选择“对象捕捉”选项卡,然后选中“启用对象捕捉追踪”复选框,即可启用对象捕捉追踪功能。图2-20所示为圆心捕捉追踪效果,图2-21所示为中点捕捉追踪效果。

图2-20

图2-21

操作练习 绘制台灯

» 实例位置:实例文件>CH02>操作练习:绘制台灯.dwg

» 素材位置:素材文件>CH02>素材02.dwg

» 视频名称:绘制台灯.mp4

» 技术掌握:应用正交模式、对象捕捉和对象捕捉追踪功能

本例是应用正交模式、对象捕捉和对象捕捉追踪功能,绘制沙发旁边的台灯图形。

01 打开学习资源中的“素材文件>CH02>素材02.dwg”文件,如图2-22所示。

图2-22

02 执行“SE”(绘图设置)命令,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选择“对象捕捉”选项卡,然后选中“启用对象捕捉”“启用对象捕捉追踪”“中点”和“交点”复选框并确认,如图2-23所示。

03 执行“REC”(矩形)命令,在沙发左方绘制一个长度为500、宽度为500的矩形,如图2-24所示。

图2-23

图2-24

▊提示

绘制矩形的操作将在第3课中详细讲解。

04 按F8键开启正交模式。

05 执行“L”(直线)命令,当系统提示“指定第一个点:”时,移动光标,捕捉矩形左侧的边的中点,再将光标向右移动到如图2-25所示的位置,然后单击指定线段的第一个点。继续将光标向右移动并单击指定线段的下一个点,绘制一条如图2-26所示的线段。

图2-25

图2-26

▊提示

绘制线段的操作将在第3课中详细讲解。

06 再次执行“直线”命令,通过对象捕捉追踪矩形上方的边的中点,确定线段的第一个点,如图2-27所示,然后向下移动光标,指定线段的下一个点,绘制如图2-28所示的线段。

图2-27

图2-28

07 执行“C”(圆)命令,捕捉两条线段的交点作为圆心,如图2-29所示,然后指定圆半径为160,绘制的圆形如图2-30所示。

图2-29

图2-30

▊提示

绘制圆的操作将在第3课中详细讲解。

08 再次执行“C”(圆)命令,以两条线段的交点为圆心,绘制一个半径为100的圆形,完成本例的操作,效果如图2-31所示。

图2-31

2.3 图形特性设置

在使用AutoCAD绘图的过程中,用户可以为实体对象赋予需要的特性,图形特性通常包括对象的线型、线宽和颜色等。

2.3.1 修改图形属性

绘制的每个对象都具有特性。某些特性是基本特性,大多数对象都有,如图层、颜色、线型和打印样式。有些特性是某些对象特有的,例如圆的半径和面积、线段的长度和角度。

1.应用“特性”面板

图形的基本特性可以在“特性”面板中进行设置,在“默认”功能区的“特性”面板中,包括了对象颜色、线宽、线型、打印样式等下拉列表,选择要修改的对象后,单击“特性”面板中相应的下拉按钮,然后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需要的特性选项,即可修改对象的特性,如图2-32、图2-33和图2-34所示。

图2-32

图2-33

图2-34

▊提示

如果将特性值设置为ByLayer,则将为对象指定与其所在图层相同的值。例如,如果把在图层0上绘制的直线的颜色指定为ByLayer,并将图层0的颜色指定为“红”,则该直线的颜色将为红色。如果将特性设置为一个特定值,则该值将替代图层设置的值。例如,如果将在图层0上绘制的直线的颜色指定为“蓝”,并将图层0的颜色指定为“红”,则该直线的颜色将为蓝色。

2.应用“特性”选项板

单击“特性”面板右下方的“特性”按钮或者选择“修改>特性”命令,将打开“特性”选项板,在该选项板中可以修改选定的对象的完整特性,如图2-35所示。如果在绘图区中选择了多个对象,“特性”选项板中将显示这些对象的共同特性,如图2-36所示。

图2-35

图2-36

2.3.2 复制图形属性

命令:特性匹配

作用:复制图形特性给其他对象

快捷命令:MA

执行“修改>特性匹配”命令或者执行MATCHPROP(MA)命令,可以将一个对象所具有的特性复制给其他对象,可以复制的特性包括颜色、图层、线型、线型比例、厚度、打印样式和图案填充等。

启动“特性匹配”命令后,系统将提示“选择源对象:”,此时需要用户选择已具有所需要特性的对象,如图2-37所示。选择源对象后,系统将提示“选择目标对象或[设置(S)]:”,此时选择要应用源对象特性的目标对象即可,如图2-38所示。

图2-37

图2-38

在执行“特性匹配”命令的过程中,当系统提示“选择目标对象或[设置(S)]:”时输入“S”并按空格键确认,将打开“特性设置”对话框,用户可以在该对话框中设置所需复制的特性,如图2-39所示。

图2-39

2.4 图形显示设置

虽然使用图形特性功能可以更改图形的属性,但是,通常会由于显示设置的问题而不能显示出图形的线条效果,因此用户可以对图形显示进行设置,查看线宽和线型的效果。

2.4.1 控制线宽的显示与隐藏

在AutoCAD中,可以在图形中显示或隐藏线宽,并在模型空间中以不同于图纸空间的方式显示。图2-40所示为显示线宽的效果,图2-41所示为隐藏线宽的效果。

图2-40

图2-41

选择“格式>线宽”菜单命令或者在“特性”面板中单击“线宽”下拉按钮,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线宽设置”选项,如图2-42所示,在打开的“线宽设置”对话框中可以通过选中和取消选中“显示线宽”复选框对线宽的显示和隐藏进行控制,如图2-43所示。

图2-42

图2-43

▊提示

显示或隐藏线宽不会影响线宽的打印。在模型空间中,值为0mm的线宽显示为一个像素的宽度,其他线宽使用与其真实值成比例的多个像素的宽度。在图纸空间中,线宽以实际打印宽度显示。以多于一个像素的宽度显示线宽时,重生成时间会加长。隐藏线宽可优化程序的性能。

2.4.2 设置线型比例

线型是由实线、虚线、点和空格组成的重复图案,显示为直线或曲线。可以通过图层将线型指定给对象,也可以不依赖图层而单独指定线型。除选择线型外,还可以设置线型比例来控制虚线和空格的大小,也可以创建自定义线型。

对于某些特殊的线型,更改线型的比例,将产生不同的线型效果。例如,在绘制建筑轴线时,通常使用虚线表示轴线,但是,在图形显示时,则往往会将虚线显示为实线,这时就可以更改线型的比例,达到修改线型效果的目的。

选择“格式>线型”菜单命令或者在“特性”面板中单击“线型”下拉按钮,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其他”选项,如图2-44所示,将打开“线型管理器”对话框,单击该对话框中的“显示细节”按钮,如图2-45所示,可以设置全局比例因子和当前对象缩放比例,如图2-46所示。

图2-44

图2-45

图2-46

2.5 图层管理

AutoCAD的图层是用来管理和控制复杂图形的,对图层进行有效管理能使图形的编辑和修改简单化和系统化。绘制图形时,将不同属性的对象建立在不同的图层上可以方便管理图形;在对实体的属性进行修改时,通过修改所在图层的属性,可快速、准确地完成实体属性的修改。

2.5.1 创建图层

命令:图层

作用: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

快捷命令:LA

要对图形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应创建相应的图层。创建图层的操作需要在“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中进行。

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的常用方法有如下3种。

第1种:执行“格式>图层”菜单命令。

第2种: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图层特性”按钮,如图2-47所示。

第3种:输入“LAYER”(LA)命令并确认。

图2-47

在“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上方单击“新建图层”按钮,即可在图层设置区中新建一个图层,图层名称默认为“图层1”,如图2-48所示。创建好新图层后,选择该图层,然后按F2键,图层名称将处于可编辑状态,这时可以输入新的名称,如图2-49所示。输入新图层名后,按Enter键确认即可。

图2-48

图2-49

“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主要选项介绍

新建特性过滤器用于打开“图层过滤器特性”选项板,从中可以根据图层的一个或多个特性创建图层过滤器,如图2-50所示。

图2-50

新建组过滤器创建图层过滤器,其中包含选择并添加到该过滤器的图层。

图层状态管理器用于打开图层状态管理器,从中可以将图层的当前特性设置保存下来,以后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这些设置,如图2-51所示。

图2-51

新建图层用于创建新图层。

在所有视口中都被冻结的新图层视口:创建新图层,然后在所有现有布局视口中将其冻结。可以在“模型”选项卡或布局选项卡上访问此按钮。

删除图层将选定的图层删除。

置为当前:将选定的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将在当前图层上绘制创建的对象。

开/关:用于显示或隐藏对应图层上的图形。

冻结/解冻:用于冻结/解冻图层上的图形,使其不可被/可被编辑、修改。同时,该图层上的图形对象在冻结时不能被打印。

锁定/解锁:为了防止图层上的对象被误编辑,可以将绘制好图形的图层锁定,操作完成后可解锁。

颜色:为了区分不同图层上的图形对象,可以为图层设置不同颜色。默认状态下,新绘制的图形将继承该图层的颜色属性。

线型:可以在此根据需要为每个图层分配不同的线型。

线宽:可以在此为线条设置不同的宽度,宽度值为0~2.11 mm。

打印样式:可以在此为不同的图层设置不同的打印样式。

打印:用于控制相应图层是否能被打印输出。

▊提示

在AutoCAD中创建新图层时,新图层将自动继承选择的图层的所有特性。

2.5.2 修改图层特性

由于新建的图层自动继承了选择的图层的所有特性,因此接下就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重新设置图层的特性。

1.设置图层颜色

更改图层颜色可以更改当前图层上的对象的颜色。如果将对象的颜色设置为ByLayer,则该对象将采用其所在图层的颜色。如果更改了指定给图层的颜色,则该图层上被指定了ByLayer颜色的所有对象都将自动更新。

在“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中单击“颜色”项,如图2-52所示,打开“选择颜色”对话框,即可重新选择指定给图层的颜色,如重新选择红色并确认,如图2-53所示。

图2-52

图2-53

2.设置图层线型

线型是由实线、虚线、点和空格组成的重复图案,显示为直线或曲线。可以通过图层将线型指定给对象,也可以不依赖图层而单独指定线型。

在“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中单击“线型”项,如图2-54所示。打开“选择线型”对话框,选择需要的线型并确认,即可修改图层的线型,如图2-55所示。

图2-54

图2-55

如果“选择线型”对话框中没有所需的线型,可以单击该对话框中的按钮,打开“加载或重载线型”对话框,选择需要加载的线型并确认,如图2-56所示,即可将选择的线型加载到“选择线型”对话框中,如图2-57所示。

图2-56

图2-57

3.设置图层线宽

线宽是指定给图形对象以及某些类型的文字的线条的宽度。使用线宽,可以用粗线和细线清楚地表现出截面的剖切方式、标高的高度、尺寸线和刻度线,以及细节上的不同。

在“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中单击“线宽”项,如图2-58所示,打开“线宽”对话框,选择需要的线宽值并确认,即可完成线宽的设置,如图2-59所示。

图2-58

图2-59

2.5.3 设置当前图层

当前图层是指正在使用的图层,用户绘制的图形将自动生成于当前图层上。默认情况下,在“特性”面板中显示了当前图层的状态信息。

将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有如下3种方法。

第1种:在“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中选择需设置为当前图层的图层,然后单击“置为当前”按钮,被设置为当前图层的图层前面有标记,如图2-60所示。

第2种:在“图层”面板的“图层”下拉列表中选择需要设置为当前图层的图层即可,如图2-61所示。

第3种:单击“图层”面板中的“置为当前”按钮,如图2-62所示,然后在绘图区中选择相应的图形,则该图形所在图层即可被设置为当前图层。

图2-60

图2-61

图2-62

2.5.4 删除图层

删除不需要的图层有利于进行图层管理。删除图层的方法很简单,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选定要删除的图层,单击“删除图层”按钮即可。

▊提示

在删除图层的操作中,0图层、默认图层、当前图层、含有图形实体的图层和外部引用依赖图层是不能被删除的。在对这些图层执行删除操作时,会弹出相应的提示。

2.5.5 转换图层

在AutoCAD中,图形所在的图层是可以转换的。用户可以将一个图层中的图形转换到另一个图层中。图形经过图层转换后,其颜色、线型、线宽等属性将变得与新图层的属性相同。转换图层时,先在绘图区中选择需要转换图层的图形,然后单击“图层”面板上的下拉列表,在其中选择要转换到的图层即可,如图2-63所示。

图2-63

2.5.6 打开/关闭图层

在AutoCAD中,可以通过关闭图层将图层中的对象暂时隐藏起来,或通过打开图层将隐藏的对象显示出来。被隐藏的图形将不能被选择、编辑、修改、打印。

默认情况下,所有的图层都处于打开状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将图层关闭。

第1种:在“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中单击要关闭的图层前面的图标,此时,图层前面的图标将转变为图标,表示该图层已被关闭,如图2-64所示。如果要关闭的是当前图层,将弹出询问对话框,如图2-65所示,在对话框中选择“关闭当前图层”选项即可。

图2-64

图2-65

第2种:直接单击“图层”面板的下拉列表中要关闭的图层前面的图标,图层前面的图标将转变为图标,如图2-66所示。

图2-66

关闭图层后,要打开被关闭的图层,可以在“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中单击要打开的图层前面的图标,或在“图层”面板的下拉列表中单击要打开的图层前面的图标。此时图层前面的图标将转变为图标。

2.5.7 冻结/解冻图层

在绘图的操作中,可以通过对图层中不需要进行修改的对象进行冻结处理,来避免这些图形受到错误操作的影响。另外,冻结图层可以在绘图过程中缩短系统生成图形的时间,从而提高绘图的速度,因此在绘制复杂的图形时冻结图层非常重要。被冻结的图层中的对象将不能被选择、编辑、修改、打印。

默认情况下,所有的图层都处于解冻状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将图层冻结。

第1种:在“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中选择要冻结的图层,单击该图层前面的图标,图标将转变为图标,表示该图层已经被冻结,如图2-67所示。

图2-67

第2种:在“图层”面板的下拉列表中单击的要冻结的图层前面的图标,图标将转变为图标,如图2-68所示。

图2-68

冻结图层后,要解冻被冻结的图层,可以在“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中选择要解冻的图层,然后单击该图层前面的图标,或者在“图层”面板的下拉列表中单击要解冻的图层前面的图标。

▊提示

由于绘制图形是在当前图层中进行的,因此,不能对当前的图层进行冻结。如果对当前图层进行冻结操作,系统将提示无法冻结,如图2-69所示。

图2-69

2.5.8 锁定/解锁图层

在AutoCAD中,锁定图层可以将该图层中的对象锁定。锁定图层后,图层上的对象仍然处于显示状态,但是用户无法对其进行选择、编辑、修改等操作。

默认情况下,所有的图层都处于解锁状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将图层锁定。

第1种:选中“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中要锁定的图层,单击该图层前面的图标,图标将转变为图标,表示该图层已经被锁定,如图2-70所示。

图2-70

第2种:在“图层”面板的下拉列表中单击要锁定的图层前面的图标,图标将转变为图标,如图2-71所示。

图2-71

锁定图层后,要解锁被锁定的图层,可以在“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中选择要解锁的图层,然后单击该图层前面的图标,或者在“图层”面板的下拉列表中单击要解锁的图层前面的图标。

操作练习 创建建筑图层

» 实例位置:实例文件>CH02>操作练习:创建建筑图层.dwg

» 素材位置:无

» 视频名称:创建建筑图层.mp4

» 技术掌握:创建图层、设置图层特性

本例主要练习图层的创建和设置操作,在设置线型时,还需要加载所需线型。

01 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图层特性”按钮,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如图2-72所示。

图2-72

02 单击“新建图层”按钮,在创建的新图层的“名称”项中输入新图层的名称“轴线”,如图2-73所示。

图2-73

03 单击“轴线”图层的“颜色”项,打开“选择颜色”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置轴线的颜色为红色,如图2-74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修改图层颜色,如图2-75所示。

图2-74

图2-75

04 单击“轴线”图层的“线型”项,打开“选择线型”对话框,单击按钮,如图2-76所示。

图2-76

05 打开“加载或重载线型”对话框,选择ACAD_ISO08W100线型并确认,对选择的线型进行加载,如图2-77所示。

图2-77

06 返回“选择线型”对话框,加载的线型便显示在该对话框中,然后选择所加载的ACAD_ISO08W100线型并确认,如图2-78所示,将此线型赋予“轴线”图层,如图2-79所示。

图2-78

图2-79

07 单击“新建图层”按钮,新建一个名为“墙体”的图层,如图2-80所示。

图2-80

08 单击“墙体”图层的“颜色”项,打开“选择颜色”对话框,然后选择“白”色作为此图层的颜色,如图2-81所示。

图2-81

▊提示

虽然此处选择的颜色名称为“白”,其实是纯黑色,打印出来也是纯黑色。

09 单击“墙体”图层的“线型”项,打开“选择线型”对话框,选择Continuous线型并确认,如图2-82所示,修改图层线型后的效果如图2-83所示。

图2-82

图2-83

10 单击“墙体”图层的“线宽”项,在打开的“线宽”对话框中设置该图层的线宽值为0.35 mm并确认,如图2-84所示,修改图层线宽后的效果如图2-85所示。

图2-84

图2-85

11 使用同样的方法创建“门窗”图层,保持图层的颜色、线型和线宽为默认设置,如图2-86所示。

图2-86

12 创建“标注”图层,然后设置该图层的颜色为蓝色,线型和线宽为默认设置,如图2-87所示。

图2-87

13 选中“轴线”图层,单击“置为当前”按钮,将“轴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如图2-88所示。然后关闭“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完成本例的操作。

图2-88

2.6 综合练习

利用AutoCAD的绘图辅助功能,可以使绘图操作变成得更准确、方便,也能提高绘图的效率。熟练运用这些功能,可以使绘图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综合练习 绘制保险丝

» 实例位置:实例文件>CH02>综合练习:绘制保险丝.dwg

» 素材位置:无

» 视频名称:绘制保险丝.mp4

» 技术掌握:设置对象捕捉、应用对象捕捉

本实例将绘制保险丝图形,练习设置对象捕捉与应用对象捕捉。保险丝是易熔化的金属丝,在电流过大时及时熔断,起到保护作用。

01 选择“工具>绘图设置”命令,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在“对象捕捉”选项卡中分别选中“启用对象捕捉”“启用对象捕捉追踪”“端点”“中点”和“垂足”复选框,如图2-89所示。

图2-89

02 选择“绘图>矩形”命令,绘制一个长度为30、宽度为8的矩形,如图2-90所示。

图2-90

03 按F8键开启正交模式。

04 选择“绘图>直线”命令,将光标移至矩形左方的边的中点处,指定线段第一个点,如图2-91所示。然后向左移动光标,指定线段下一个点并确认,绘制一条如图2-92所示的线段。

图2-91

图2-92

05 再次执行“直线”命令,将光标移到矩形右方的边的中点处,指定线段第一个点。然后向右移动光标,指定线段下一个点并确认,绘制一条如图2-93所示的线段。

图2-93

06 执行“直线”命令,绘制一条线段,其命令提示及操作如下。

命令:L↙

//执行简化命令

LINE

//系统自动执行“直线”命令

指定第一个点:from↙

//输入“from”并确认,使用“捕捉自”功能

基点:

//捕捉如图2-94所示的矩形角点作为绘图基点

<偏移>:@3,0↙

//输入线段第一个点的坐标“@3,0”并确认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0,-8↙

//输入线段下一个点的坐标“@0,-8”并确认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

//按空格键结束“直线”命令,绘制的线段如图2-95所示

图2-94

图2-95

07 再次执行“直线”命令,使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右方的竖直线段,完成本例的操作,如图2-96所示。

图2-96

综合练习 绘制螺栓

» 实例位置:实例文件>CH02>综合练习:绘制螺栓.dwg

» 素材位置:无

» 视频名称:绘制螺栓.mp4

» 技术掌握:设置对象捕捉、应用对象捕捉

本实例将绘制螺栓图形,练习创建与设置图层、设置与应用对象捕捉等操作。螺栓是一种机械零件,是与螺母配用的圆柱形带螺纹的紧固件。

01 执行“LA”(图层)命令,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单击“新建图层”按钮,在创建的新图层的“名称”项中输入新图层名称“中心线”,如图2-97所示。

图2-97

02 单击“中心线”图层的“颜色”项,打开“选择颜色”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置中心线的颜色为红色,如图2-98所示。

图2-98

03 单击“中心线”图层的“线型”项,打开“选择线型”对话框,单击按钮,如图2-99所示。

图2-99

04 打开“加载或重载线型”对话框,选择ACAD_ISO08W100线型并确认,对选择的线型进行加载,如图2-100所示。

图2-100

05 返回“选择线型”对话框,加载的线型便显示在该对话框中,然后选择所加载的ACAD_ISO08W100线型并确认,如图2-101所示,将此线型赋予“中心线”图层,如图2-102所示。

图2-101

图2-102

06 新建一个名为“轮廓线”的图层,设置该图层的颜色为白色,线型为Continuous,如图2-103所示。

图2-103

07 单击“轮廓线”图层的“线宽”项,在打开的“线宽”对话框中设置该图层的线宽值为0.35 mm并确认,如图2-104所示,修改图层线宽后的效果如图2-105所示。

图2-104

图2-105

08 新建一个“隐藏线”图层,设置该图层颜色为洋红色,线型为ACAD_ISO02W100,线宽为默认值,如图2-106所示。

图2-106

09 选中“轮廓线”图层,单击“置为当前”按钮,将“轮廓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如图2-107所示。然后关闭“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

图2-107

10 选择“格式>线宽”菜单命令,打开“线宽设置”对话框,然后选中“显示线宽”复选框并确认,如图2-108所示。

图2-108

11 选择“工具>绘图设置”命令,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选择“对象捕捉”选项卡,然后选中“端点”“交点”和“中点”复选框并确认,如图2-109所示。

图2-109

12 执行“REC”(矩形)命令,绘制一个长度为47、宽度为12的矩形,如图2-110所示。

图2-110

13 再次执行“REC”(矩形)命令,绘制一个长度为9、宽度为24的矩形,其命令提示及操作如下。

命令:REC↙

//执行简化命令

RECTANG

//系统自动执行“矩形”命令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from↙

//输入“from”并确认,使用“捕捉自”功能

基点:

//捕捉如图2-111所示的第一个矩形的角点作为绘图基点

<偏移>:@-9,6↙

//输入矩形第一个角点的坐标“@-9,6”并确认

指定另一个角点或[面积(A)/尺寸(D)/旋转(R)]:@9,-24↙

//输入矩形另一个角点的坐标“@9,-24”并确认,绘制的矩形如图2-112所示

图2-111

图2-112

14 执行“L”(直线)命令,通过对象捕捉追踪功能,捕捉第二个矩形左侧的边的中点,向左进行捕捉追踪,在如图2-113所示的位置指定线段的第一个点,然后向右移动光标,指定下一个点,绘制一条线段,效果如图2-114所示。

图2-113

图2-114

15 单击选中绘制的线段,然后将其转换到“中心线”图层中,效果如图2-115所示。

图2-115

16 执行“L”(直线)命令,绘制一条线段,其命令提示及操作如下。

命令:L↙

//执行简化命令

LINE

//系统自动执行“直线”命令

指定第一个点:from↙

//输入“from”并确认,使用“捕捉自”功能

基点:

//捕捉如图2-116所示的第二个矩形的角点作为绘图基点

<偏移>:@0,-7↙

//输入线段第一个点的坐标“@0,-7”并确认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9,0↙

//输入线段下一个点的坐标“@9,0”并确认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

//按空格键结束“直线”命令,绘制的线段如图2-117所示

图2-116

图2-117

17 使用相同的方法,参照如图2-118所示的效果和尺寸,使用“L”(直线)命令绘制其他3条线段。

图2-118

18 选择右方的两条线段,将其转换到“隐藏线”图层中,效果如图2-119所示,完成本例的操作。

图2-119

2.7 课后习题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相信读者对绘图辅助工具有了深入的了解。下面通过几个课后习题来巩固前面所学到的知识。

课后习题 创建机械图层

» 实例位置:实例文件>CH02>课后习题:创建机械图层.dwg

» 素材位置:无

» 视频名称:创建机械图层.mp4

» 技术掌握:创建图层、设置图层特性

在绘制较为复杂的图形时,通常都需要创建多个图层来对图形进行管理,本习题将练习创建与设置绘制机械图形所需要的常见图层。

制作提示

第1步:执行“LA”(图层)命令,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选项板,新建所需图层,并修改图层名称,如图2-120所示。

图2-120

第2步:单击“中心线”图层的“线型”项,打开“选择线型”对话框,单击按钮,打开“加载或重载线型”对话框,选择ACAD_ISO08W100线型并确认,对选择的线型进行加载,如图2-121所示。

图2-121

第3步:选择ACAD_ISO08W100线型作为“中心线”图层的线型,如图2-122所示。

图2-122

第4步:参照如图2-123所示的效果,修改各个图层的颜色和线宽。

图2-123

课后习题 绘制方头平键

» 实例位置:实例文件>CH02>课后习题:绘制方头平键.dwg

» 素材位置:无

» 视频名称:绘制方头平键.mp4

» 技术掌握:对象捕捉、绘制倒角矩形

本习题将练习绘制方头平键的操作。绘制该图形时,需要运用“端点”和“交点”对象捕捉功能。在绘制过程中,还需要掌握倒角矩形的绘制方法。

制作提示

第1步:选择“工具>绘图设置”命令,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在“对象捕捉”选项卡中分别选中“启用对象捕捉”“端点”和“交点”复选框,如图2-124所示。

图2-124

第2步:执行“REC”(矩形)命令,绘制一个长度为80、宽度为12的矩形,如图2-125所示。

图2-125

第3步:执行“直线”命令,绘制一条线段,其命令提示及操作如下。

命令:L↙

//执行简化命令

LINE

//系统自动执行“直线”命令

指定第一个点:from↙

//输入“from”并确认,使用“捕捉自”功能

基点:

//捕捉如图2-126所示的矩形角点作为绘图基点

<偏移>:@0,-2↙

//输入线段第一个点的坐标“@0,-2”并确认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80,0↙

//输入线段下一个点的坐标“@80,0”并确认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

//按空格键结束“直线”命令,绘制的线段如图2-127所示

图2-126

图2-127

第4步:使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另一条线段,如图2-128所示。

图2-128

第5步:执行“XL”(构造线)命令,参照如图2-129所示的效果,通过捕捉矩形的上、下角点,分别绘制构造线1和构造线2,然后在右方绘制一条竖直构造线3。

图2-129

▊提示

绘制构造线的操作将在第3课中详细讲解。

第6步:执行“REC”(矩形)命令,绘制一个长度为18、宽度为12、两个倒角距离为2的矩形,其命令提示及操作如下。

命令:REC↙

//执行简化命令

RECTANG

//系统自动执行“矩形”命令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C↙

//输入“C”并确认,选择“倒角(C)”选项

指定矩形的第一个倒角距离<0.0000>:2↙

//指定矩形的第一个倒角距离为2

指定矩形的第二个倒角距离<2.0000>:↙

//指定矩形的第二个倒角距离也为2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

//捕捉如图2-130所示的交点作为第一个角点

指定另一个角点或[面积(A)/尺寸(D)/旋转(R)]:@18,-12↙

//输入矩形另一个角点的坐标“@18,-12”并确认,绘制的倒角矩形如图2-131所示

图2-130

图2-131

第7步:选择作为辅助线的3条构造线,然后按Delete键将其删除,效果如图2-132所示。

图2-132

2.8 本课笔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AG体育 www.njdml.net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